赵登山,中国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、作曲家、教育家、吉林省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。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,中国民族弦乐学会会员,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筝专业委员会(中国’筝会)副会长,中国北国古筝学会副会长。
1933年正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杨寺村, 自幼酷爱民间音乐,大自然中的风啸、雨声、虫鸣都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奇想,八岁入学,I司年向老艺人杨安字学习曲艺《道清》,初登音乐殿堂的台阶,十四岁向民间老艺人王登吉学习坠琴,同时向梁衍义学习软弓胡。翌年师承我国民间艺术家樊西雨、张应易、李大邦、王邦贵等前辈学习古筝。1950年拜师于享有“中国筝王”之称的著名古筝演奏学、教育学、作曲家、革新家赵玉斋先生专攻古筝,1953年奔赴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继续深造音乐理论兼,习擂琴,同,时受校方聘任教山东琴书课。1954年初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参加工作,同年调入吉林省歌舞团,1954年参加了“中国古典音乐民间巡回演出团”,在全国各大城市公演,并先后参加了东三省联合举办的“哈尔滨之夏音乐会”及“长春、沈阳音乐周”等大型演出,演奏古筝、坠琴独奏、均受到了广泛的欢迎。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演出,数次赴朝访问、演出,更得到了朝鲜音乐界的高度赞扬。1985年曾任中国民族展演团副团长,代表国家参加在印度举行的“国际打击乐艺术节”,此次演出受到各国音乐家的首肯和称誉r
1987年在长春举办了“赵登山独奏音乐会”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。1989年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“全国民族乐器邀请赛”评委。1993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合办的“全国民族乐器邀请赛”评委,同年享爱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。1995年在洛阳举办的“95国际华夏器乐展演年”独奏音乐会,同时参加了中国南北古筝名家演奏会的演出。先后担任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艺委会、任组委会员及副主任。1992年被扬洲师范大学启座教授。1997年应邀赴台湾香港演出、讲学。历年来风尘仆仆地到全国各地讲学,并在国家、省、市举办的民族乐器及古筝大赛中担任副主任和评委,2001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《人民音乐》编辑部、香港龙音制作者有限公司主办第一届“龙音杯”中国民族乐器(古筝)国际比赛评委。2002年任中国南京国际古筝艺术研讨会艺委员会主任。2002年10月应韩国散调伽椰琴学派的邀请赴韩汉城演出,并在韩国中央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讲学受到极热烈欢迎。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艺术,造就古筝音乐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为了给大众演出和繁荣音乐创作,他的足迹遍及城市、乡村、工厂、田间。祖国的山山水水,沸腾的生活景象陶冶了他的胸怀,启迪丁他的灵感,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。他以饱满的激情,丰富的想像,精巧的构思,创作了几十首独奏,合奏筝曲,1958年开始创作,他创编了古筝独奏曲《春到田间》、《欢庆节日》、《松花湖池歌》、《山谷回声》、
《茨儿山》、《云湖天河》,坠琴独奏曲《坠子小调》、《欢乐的日子》、《琴书二板》等,软弓胡独奏《笛笛歌》、《村话》等,与他人合作古筝、高胡重奏曲《春来早》、《浏阳河》、《油海战歌》、《唱起洪湖水怀念周总理》,朝鲜民谣变奏曲《清津浦船歌》等,广为流传;古筝独奏曲《铁马吟》由中国文化部,中国广电部,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中荣获三等奖。古筝独奏曲《岁》在1986年第一次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上引起轰动,近年来又创编了古筝独奏曲《凤求凰》、《广陵行》,古筝合奏曲《洛阳春》等。其作品在海内外广泛出版发行,部分曲目在香港灌制《赵登山妙异之音》盒式带及光盘。
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,他努力继承、发扬中华民族音乐传统,追求古筝艺术的致臻完美,呕心沥血培育民族音乐人才,他为中国。民族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,他桃李满天下,许多学生荣获国际、国家、省、市大奖,他的名字被载入《中国艺术家辞典》及《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》,他的艺术成就闻名遐迩享誉中外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本着先哲的启示,在有生之年,他将为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继续奋斗,一往直前。’
|